目前分類:王竹語.快人快語 (10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王竹語作品

王竹語,臺灣作家,台中縣豐原人。筆名取法學自魯迅。代表作《醫生》(本書是2010年10月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【臺灣館】展出作品)、《尋找一首詩》(除了在臺灣出繁體版,簡體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)。
 
◎寫信給王竹語: wju.book@gmail.com
 
◎下載王竹語作品 ( 繁體版 ):

Google雲端   http://bit.ly/3csQQ8p

 

王竹語作品粉絲專頁  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estbook4u

 

 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

王竹語 《中國經典寓言的智慧》【晨星集團↗好讀文化出版↗】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王竹語作品 《中國經典寓言的智慧》序

書的再生,你的再生

書的再生有三種:一是把舊書回收到資源再生場,打紙漿再做成紙,這些紙又可以印新的書。二是把書中的佳句摘錄出來,整理,分類,集成新書。如果從五百本書選出佳句,才能「重製」成一本新書,那這五百本書瞬間都有了新生命。三是針對書裡的一段話,依據個人見解,配合當今社會發展,人際、職場等各種人們關注的議題,加以發揮,賦予新意,讓書「活」起來。


再生,為的就是讓人們閱讀,說得更精準一點:讓人們讀起來更有興趣、收穫更多。在閱讀的當下,我們並不會感到有任何收穫,或是有特別快速或非常大的改變。就算是書裡某一段特別感動,影響力也是有限。閱讀的影響力是後發的、延遲的。好像中毒,剛中毒還不覺得怎地,一段時間之後毒發,才知道毒的厲害。閱讀也是,讀的當下,還不覺怎地,但讀多了、讀久了、自然而然讀深了,那時因閱讀而獲致的實力已經「上身」,要甩也甩不掉,到了這個階段,整個人煥然一新,宛若再生。這,正是閱讀力量的可怕。


好的文學作品對一般讀者而言不是一個朋友,而是一群朋友。因為文字表達的思想,是一種力量,而這股力量是無限的。以強有力的文字表達的美好思想,可以幫助改善生命:包括別人的和自己的;那是一種自我的再生,全新的、清新的,非常棒的感覺。


馬克吐溫的名句:「所謂名著乃是每個人都希望讀過的一本書,但無人想去讀它。」這句話已經失效了,隨著出版形式多樣化,以及網際網路的普及與盛行,越來越多晦澀難懂的古典名著被切割、分解、重新詮釋;藉由有心人的特殊解讀,趣味性、可讀性、啟發性都大大提高,非常實用。


這本《中國經典寓言的智慧》共選了一百個寓言,在挑選方面,刻意避開讀者所熟知的,以免重複;同時,在不影響原意的前提下,力求翻譯活潑趣味,提高可讀性;最後以個人想法,對經典寓言加以詮釋。


好讀出版社向來對於中國傳統經典的整理、發揚、散佈,不遺餘力,用心最深,之前所出版的「經典寓言智慧」、「經典名言智慧」系列,一直深獲讀者好評。我很高興把自己的作品交給他們出版。


好讀出版,值得大家好好讀一讀。




王竹語


二○○六年十月五日


丙戌狗年閏七月後的中秋節前夕,於花蓮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








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 被錢淹死

【故事原文】

零陵之氓咸善游。一日,水暴甚,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。中濟,船破,皆游。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。

其侶曰:「汝善游最也,今何後為?」

曰:「吾腰千錢,重,是以後。」

曰:「何不去之?」不應,搖其首。

有頃,益怠。已濟者立岸上,呼且號曰:「汝愚之甚!蔽之甚!身且死,何以貨為?」又搖其首,遂溺死。

吾哀之。且若是,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?

唐.柳宗元《柳河東集.哀溺文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零陵地區的百姓都很會游泳。有一天,河水暴漲,有五六個人同坐一隻小船橫渡湘江。到中途,船破了,開始進水,大家立刻棄船,游泳過江。其中一個人竭盡全力仍游不遠。

同伴們微覺奇怪,問說:「你平時最會游泳,今天為什麼游最慢?」

他回答說:「我腰間綁著一千錢,很重,因此落在後面。」

同伴說:「笨耶!為什麼不把錢扔掉?」

他沒回答,只是搖頭。過了一會兒,他越游越慢,更加疲倦。已經過江的夥伴站在岸邊,大聲叫他:「你真是太愚蠢了!太糊塗了!自己都快要淹死了,還要錢做什麼?」他又搖頭,堅持慢慢游,最後終於淹死在水中。

我覺得他非常可憐。小百姓尚且這樣,誰說沒有更多被錢淹死的大人物呢?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為錢淹死,好像可笑,但今日社會,為錢貪汙,溺死在自己的貪念裡,豈不更加可笑?克制貪念,非常不易。需要一種堅強的意志力和偉大的情操。這種意志力和情操是來自對物質慾望本質的徹底了解。人必須了解:想要的是什麼?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麼?知足是一種內心的平靜,不貪圖物質享受,不妄求。智慧的人不會忘記自己得不到的東西,但也絕不會為它們煩惱。

王安石寫詩道:「知世如夢無所求」。這裡的「無所求」,並不是什麼事都不求、什麼事都不做,渾渾噩噩,如活死人;而是要求所應求,不執著得失,不讓貪念橫流溺死自己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. 食髓知味,得寸進尺

【故事原文】

一官府生辰,吏曹聞其屬鼠,醵黃金鑄一鼠為壽。

官喜曰:「汝知奶奶生辰亦在日下乎?奶奶是屬牛的。」

明.馮夢龍《笑府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一個官員過生日,屬下的差吏們聽說他屬鼠,就湊了些黃金,鑄了一隻金老鼠給他祝壽。

官員收下金鼠後,很高興,並且告訴他們:「你們知道嗎?夫人的生日也快到了,她是屬牛的。」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在下位者揣摩上意,極盡奉承討好;在上位者就一定會食髓知味,得寸進尺。兩方面都貪,各索其須,不擇手段。官場文化,大致如斯。忘了是誰說的:「我什麼都有,我什麼都沒有;雖然我什麼都沒有,但我卻什麼都不缺。」官員地位能不能永保,無人敢說;送禮奉承的會不會升官有好處,亦屬未知。倒不如集中心思在我們所擁有的東西,不要費神去想我們匱乏的一切。從已經所擁有的事物中,挑出最珍貴的;然後自己反思:如果我們未曾擁有,會多麼渴望得到它;今天既然已經得到,何不好好珍惜?

知足,還是讓自己覺得富有的有效辦法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. 以「不受」為寶

【故事原文】

宋之野人,耕而得玉,獻之司城子罕,子罕不受。

野人請曰:「此野人之寶也,願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。」

子罕曰:「子以玉為寶,我以『不受』為寶。」

《呂氏春秋.異寶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宋國的一個農夫,在野外耕田,撿到-塊美玉,他就拿去送給司城的子罕,子罕拒不接受。

農夫請求子罕說:「這是我唯一的寶物,請您無論如何也得收下它。」

子罕回答:「對你來說,美玉是寶物;但對我而言,不接受別人餽贈,如此操守才是珍寶。」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抗拒誘惑,誰能為之?誘惑來時,在內心天人交戰。決勝點並不是取決於一個人聰明或是愚笨,因為聰明的人,考慮一千件事情,絕大多數都很周到,但有可能獨獨想錯了一件;愚笨的人考慮一千件事情,絕大多數都想錯了,但也有可能有一件想對了;然而,這種誘惑來時,內心的天人交戰不是普通的戰役,是世上最難打的戰--心戰:以過程而言,要用自己的廉恥心和道德感來做武器;就結局而論,攸關自己一生的清廉和名譽。《慎子.逸文》:「能辭萬鍾之祿於朝陛,不能不拾一金於無人之地。」這真說明了君子「慎獨」的高貴節操。

最後還是要提一提:世上最高貴的品德就是明知可以犯錯,卻自己克制住了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. 玩物喪命

【故事原文】

猩猩在山谷,行常有數百為群。里人以酒并糟設於路側。又愛著屐,里人織草為屐,更相連結。

猩猩見酒及屐,知里人設張,則知張者祖先姓字,及呼名罵云:「奴欲張我,舍爾而去。」

復自再三,相謂曰:「試共嘗酒。」

及飲其味,逮乎醉,因取屐而著之,乃為人之所擒,皆獲,輒無遺者。

唐.裴炎〈猩猩銘并序〉,選自《唐文粹》卷七十八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住在山谷裡的猩猩活動時,常常數百隻成群結隊,一起出來。當地人把酒和酒渣放在路旁;知道猩猩愛穿草鞋,又編織草鞋,並將鞋連結起來,一起放在路邊。

猩猩看到酒和草鞋,知道是當地人故意設下的陰謀詭計,想捉自己。還知道這些人祖先的姓名,就直接呼名罵道:「這些家伙想捕捉我們,門都沒有。我們要躲開他們,遠遠離去。」

離開了又回來,這樣往返多次,彼此商定說:「好像沒什麼危險。這樣吧!我們不如喝個酒,來來來,大家試著一起嚐嚐,應該沒關係吧。」

牠們越喝越有味,直到大醉,然後又拿起草鞋穿在腳上,於是被人全部捉走,這個方法每次都能成功,絕無漏網之魚。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當地人投猩猩之所好,一舉成功。玩物喪志還算輕微的,說不定還會玩物喪命呢。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,就是開始鬆懈戒心的時候。人們的道德觀在平時可以很牢固,一旦別人投己所好,人們很容易動搖。誰能抗拒誘惑呢?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別人雙手捧著獻上的好處,不拿白不拿,如果白白錯過,不是太可惜了嗎?在經過一番思索、長考、掙扎的天人交戰後,理智輸了。這一輸,代價很大,有時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名譽毀於一旦,有時是失去自由。

學習抗拒誘惑,實在是人生困難、重要又必須的功課啊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6. 無功不受祿

【故事原文】

子列子窮,容貌有飢色。

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,曰:「列御寇,蓋有道之士也,居君之國而窮,君無乃為不好士乎?」

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。子列子見使者,再拜而辭。

使者去,子列子入,其妻望之而拊心曰:「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,皆得佚樂,今有飢色。君過而遺先生食,先生不受,豈不命邪。」

子列子笑,謂之曰︰「君非自知我也。以人之言而遺我粟,至其罪我也,又且以人之言,此吾所以不受也。」

其卒,民果作難而殺子陽。

《莊子.讓王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列子家境十分貧困,面容常有飢色。

有位賓客對鄭國國相鄭子陽說:「列御寇是位有道之士,他住在您的國家裡,卻貧困到那種地步,您豈不是給人一種不喜歡士人的印象嗎?」

鄭子陽一聽,覺得有理,馬上命令地方官送糧食給列子。列子見了使者,行禮答謝,但一再拒收糧食。

使者走了後,列子回到屋裡,他妻子搥胸頓足地抱怨說:「我聽說做有道之人的妻子,都可以安逸歡樂。如今我卻面黃肌瘦,國君讓人來看望您,送給您糧食,您卻拒而不收,我真命苦啊!」

列子笑著對她說:「國君並不是因為了解我而送糧食,只不過是因為別人說了話才送;說不定以後降罪於我,又因為是有人毀謗我,這就是我不收受的原因。」

最後,老百姓果然發難,殺死鄭子陽。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會聽別人說了什麼而送禮的國君,也意味著會聽別人說了什麼而降罪。這種國君只憑他人一面之詞,不知禮賢下士,毫無判斷力,如此完全得不到人民的信任,更別說要期待他人為自己盡忠、為自己賣命了。《莊子.盜跖》:「好面譽人者,亦好背而毀之。」喜歡在人前說好話的人,也一定會在背後毀謗人,正是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,人言可畏。《莊子.讓王》:「非其義者,不受其祿;無道之世,不踐其土。」列子是真君子。君子有所取,有所不取。看來,「無功不受祿」還不夠,就算有功,受祿之時,也需要三思而「受」啊!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. 可怕的貪念

【故事原文】

昔齊人有欲金者,清旦衣冠而之市,適鬻金者之所,因攫其金而去。

吏捕得之,問曰:「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何?」

對曰:「取金之時,不見人,徒見金。」

《列子.說符》

 

【大意解釋】



從前齊國有個想要黃金的人,有一天早晨,穿戴整齊之後,就到街上去。走到一家金鋪前面,在眾目睽睽之下搶走了黃金。

後來官吏捉到他,問他:「你為什麼當街行搶?」

他回答:「我搶的時候,只看到金子,沒看到人。」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貪念遮蔽理智,會讓人做出平時不敢做的事。

貪念起於所求,有求則貪,不知足則貪。《老子》說:「知足不辱」、「禍莫大於不知足」;《墨子.親士》也說:「非無足財,是無足心。」正所謂「有欲苦不足,無欲亦無憂」,無憂無慮似乎很簡單,卻又是這麼難。心中最些微的貪念都不能等閒視之,要立刻撲滅,否則星火亦可燎原。靈魂很少一次墮落,都是在無數次買賣過程中一點一滴被交易出去。《聖經.馬太福音》的提問:「人若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麼益處?」

這真是千古以來的疑問,只有能克制貪念的人能解答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8. 生命中的取捨

【故事原文】

俗說:齊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東家子丑而富,西家子好而貧。

父母疑不能決,問其女,定所欲適:「難指斥言者,偏袒,令我知之。」

女便兩袒。怪問其故,云:「欲東家食,西家宿。」

《藝文類聚》卷四十引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傳說:齊國有個姑娘,兩家人同時來求親。東家兒子很有錢但很醜,西家兒子很窮但長得很俊。

姑娘的父母很難決定,就去問女兒,她心屬何郎。並且說:「如果妳不好意思說出口,妳想嫁東家就露左手臂,想嫁西家就露右手臂,用這樣的方法好讓我知道。」結果姑娘竟然伸出雙手臂!父母覺得奇怪,問女兒心意。她說:「我想在東家吃飯,睡在西家。」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魚與熊掌,豈可兼得?人生就是這樣,不管你願不願意,你只能選你最想要的。生命中的取捨是必須的,不管再怎麼捨不得,一定要捨;該捨不捨,最後很可能不但保不住想要的,連自己原先擁有的也有可能失去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:擁有許多東西的人,往往還會貪得無饜,擁有的東西少的人卻往往懂得分給別人。

「缺憾」,永遠都是完美人生的一部份。成熟人生該學會取捨,取捨之際,心不貪戀,意無遺憾。就算是取捨錯誤,那又如何?終其一生,不曾做過後悔的事,到頭來還是很令人後悔的。

紐約聯合工業神學院實用神學教授雷恩賀.紐伯爾提供的禱詞:「請賜我沉靜,去承受我不能改變的事;請賜我勇氣。去改變我能改變的。請賜我智慧,去判斷兩者的區別。」取捨需要智慧,智慧從生命中的挫敗和痛苦經驗而來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7. 成天只想坐享其成,最後只會一事無成

【故事原文】

鄉居有偷兒,夜瞰公室,公適歸遇之,偷兒大恐,棄其所衣羊裘而遁。公拾

得之,大喜。

自是羊裘在念。入城,雖丙夜必歸。至家,門庭晏然,必蹙額曰:「何無賊?」


明.張夷令《迂仙別記》

 

【大意解釋】



鄉下有個小偷,夜裡去偷看迂公的家,觀察地形,準備下手。迂公回家,碰上了他,小偷嚇一跳,十分害怕,丟下所穿的羊皮衣,馬上逃走。迂公撿起羊皮衣,喜不自勝。
從此以後,迂公一直想著羊皮衣這件事。進城後,即便是半夜三更,還要回家。到了家裡,安然無事,一定皺著眉頭說:「為什麼沒有小偷呢?」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比「守株待兔」還嚴重的錯誤心態。成天只想坐享其成,最後只會一事無成。每天我們都要做一些事,不管喜不喜歡。其實,不光是不做事的人,那些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人而不做,也是懶惰。人都有工作的理由,不管這個理由是多麼渺小或偉大。

在快樂的日子裡,我們會比較聰明;所以,即便做事令人不快樂,我們還是不要忘了追求快樂。或許有人忍不住問:「成天做事,會減低效率,人總要休息啊!」休閒好比漂亮的衣服,我們不可能長時間穿著它;而且,太多的休息,本身一定變成痛苦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9. 貪小便宜無所不用其極

【故事原文】

一人好討便宜,市人相戒,無敢近其門者。

或攜沙石一塊,自念無妨,徑之。

其人一見,即呼:「且住!」急趨入取廚下刀,於石上一再鐾,麾曰:「去!」

明.馮夢龍《笑府》

【大意解釋】



有個人特別愛佔便宜,全城的人都防備著他,能躲就躲,不敢從他家門口走過。

有一人拿著一塊沙石,心裡想:「這應該沒什麼便宜可佔了吧?」便徑直從他家門口走過。

那個人一見,就叫道:「等一下!」於是急忙跑進家裡拿了廚房的菜刀出來,在沙石上一磨再磨,把刀磨快了,才揮手說:「去吧!」

 

【延伸寓意】



貪小便宜的人總是無所不用其極,不會放過任何可以佔便宜的機會;當然,無形之中他也不會錯失被人討厭的每一個機會。有些人明明已經擁有足夠的東西,卻還是會貪小便宜。貪多的部分往往不是他真正「需要的」,只是他「想要的」,他的貪念想要多更多。

貪小便宜是因為缺乏。生活中的缺乏,總是令人不便,不便久了就一定會消磨心志。所以貧窮無罪,只是傷人。馬克吐溫說:「貧窮者希望得到一點東西,奢侈者希望得到許多東西,貪婪者希望得到一切東西。」馬克吐溫忘了一種狀況,我願意幫他補充一下:「富人並不比窮人需要錢,但卻往往比窮人更愛錢。」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10. 燈蛾撲火

【故事原文】

林子夜對客。

有粉羽飛繞燭上,以扇驅之,既去復來。如是者七八,終於焦首爛額,猶撲撲必期以死。人莫不笑其愚也。

予謂聲色利欲,何啻膏火。今有蹈之而不疑,滅其身而不悔者,亦寧免為此蟲笑哉?噫!

宋.林昉《田間書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一天晚上,林子和客人對坐,閒話家常。

有隻燈蛾,圍燒油燈,飛來飛去,用扇子把它趕走,隨後又飛轉回來。這種情況有七八次,燈蛾終於被燒得身焦翅爛;但仍然揮動翅膀,撲向燈火,直到燒死。在場每個人都譏笑它的愚蠢。
我認為世間的燈紅酒綠、歌舞女色、金錢利益,何止像照明的燈火。如今有人全力追求,不加懷疑,為此喪生,身敗名裂,不知悔改,還無恥說自己是清白的,這樣難道能夠避免像燈蛾撲火致死所遭到的恥笑嗎?唉!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馬太福音:「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,你的心也在那裡。」紙醉金迷的生活,財富權位的吸引,終使人像燈蛾撲火,致死還遭到恥笑。貪念跟惡念一樣,都是由一個小小的念頭引發的。《淮南子.主術》:「聖人之於善也,無小而不舉;其於過也,無微而不改。」須知念頭雖小,但每每一發不可收拾。所以不但要「勿以善小而不為」,而且更要「勿以惡小而為之」。《左傳.隱公六年》:「長惡不悛,從自及也。」小惡不改,積惡難改,危及自身,禍延旁人。貪念亦同,小貪不改,積小成大,只會越陷越深,終將自取毀滅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 每天都要累積自己的實力

【故事原文】

南方有鳥焉,名曰蒙鳩。以羽為巢,而編之以髮,繫之葦苕,風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

巢非不完也,所繫者然也。

《荀子.勸學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南方有一種鳥,名叫蒙鳩。它用細緻柔軟的羽毛做窩,並且用毛髮編織得非常美麗,繫在蘆葦的花穗上。忽然,一陣大風刮來,蘆葦折斷了;烏窩掉在地上,裡面的蛋破了,幼烏也摔死了。

這並不是蒙鳩的窩做得不好,而是因為它所選擇繫窩的蘆葦,太不結實而產生了這樣的後果呀!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?紮根要厚實,厚實的根基是逐夢的基礎與根本。生命時而充滿了偉大的夢想,時而充滿了渺小的夢想,不管偉大或渺小,最後,我想我們都得到了我們最需要的渴望。唯一的前提是:很踏實的紮下厚重穩固的根基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且夫水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舟也無力。覆杯水於坳堂之上,則芥為之舟;置杯焉則膠,水淺而舟大也。風之積也不厚,則其負大翼也無力。」小河無法載大舟,小帆無法受大風,沒有風,帆只是一塊布。如果自己沒有可以承受外力考驗的實力,就算有一天,幫助的外力真正來臨時,也只好白白錯過成功的機會了。

職場守則第一條:每天都要累積自己的實力。你知道累積的力量嗎?每天走三小時,七年可以走完地球一周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3. 嚴守行規

【故事原文】

跖之徒問於跖曰:「盜亦有道乎?」

跖曰:「何適而無有道邪?夫妄意室中之藏,聖也;入先,勇也;出後,義也;知可否,知也;分均,仁也。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,天下未之有也。」

《莊子.胠篋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偷王的小嘍囉們問偷王說:「做我們小偷這行,也有行規嗎?」

偷王回答說:「做哪一行沒有行規呢?能猜中房內藏的財物,就是『聖』;敢率先進入,就是『勇』;斷後退出,就是『義』;判斷是否可以出手,就是『智』;得來的錢財分配平均,就是『仁』,這五樣不具備而能成為偷王的,天下是不會有的。」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不管做哪一行,最基本的行規應該是把當下的事做好,因為把當下的事做好的同時,命運已經默默在為你安排未來了。把當下的事做好,自然會有成果。汽車大王亨利.福特說:「付你薪水的不是老闆,而是工作成果。」從工作成果中獲得的信心和成就感,是使自己不斷前進的主要動力。不論老闆有多嚴厲,做哪一行就把行規守好,表面上看似無明顯收穫,其實個人生命資糧已在無形中慢慢累積,個人的職場實力也漸漸增強了。

有一個嚴厲的老闆是痛苦的,沒有老闆則更是痛苦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2. 別人比你早想到

【故事原文】

晉文公出會,欲伐衞,公子鋤仰天而笑。

公問:「何笑?」

曰:「臣笑鄰之人,有送其妻適私家者,道見桑婦,悅而與之言。然顧視其妻,亦有人招之者矣。臣竊笑此也。」

公寤其言,乃止。引師而還,未至,而有伐其北鄙者矣。

《列子.說符》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晉文公出去會盟,竟又想攻打衛國,公子鋤仰天大笑。

晉文公問:「你笑什麼?」

公子鋤回答:「我笑我的鄰居,送他妻子回家,在半路上看見一個採桑的婦人,就上前和她搭訕。當他們談得正高興的時侯,他回頭看原來同行的妻子,也有人在向她招手。我就是笑這個。」

晉文公了解他的意思· 就立刻收兵回來,還沒有到達國境,就接到敵人攻打北方的消息。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所有你想得到的,別人不但有可能也想到,更有可能比你早想到。管理學有句如同魔女般的詛咒名言:「所有你因憂慮而想到可能發生的,就一定會發生。」人們不願意往壞的方面想,卻不知事實卻已經在暗中偏偏往壞的方面走。希臘德爾菲一直流傳著這樣的故事:斯巴達國王去求取神諭,問與波斯作戰何果?神諭說有一國滅亡。斯巴達國王想的是波斯,卻不知滅亡的是自己。

災難無法預想,所有你希望不要發生的,越可能發生。所以,還是向前奮進,向上仰望所有可能的希望。能不能不再跌倒?不可能。你到八十歲還是會跌倒。八歲跌倒會哭,八十歲跌倒會趕快爬起來,一下子就忘了。要忘掉自己的不幸,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幹。

人的煩惱太多,是因為記性太好。所以,忘掉就好。原來,健忘的人有時真的比較快樂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. 想得更深一點

【故事原文】

海之魚,有烏賊其名者,響水而水烏。戲於岸間,懼物之窺已也,則響水以自蔽。海鳥視之而疑,知其魚而攫之。

嗚呼!徒知自蔽以求全,不知滅跡以杜疑,為窺者之所窺。哀哉!

明.劉基《郁離子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海中有種名叫烏賊的魚,它能吐出墨汁,染黑海水。有一天,烏賊在海邊遊玩,它怕被別的動物看見,就吐出墨汁將周圍海水染黑,想藉此隱藏自己。一隻海鳥看見烏黑的海水,覺得奇怪,後來覺察到黑水下面有魚,俯身而下,抓了烏賊。

唉!烏賊只知道隱蔽自己,以求安全;卻不懂消滅隱蔽的痕跡,杜絕懷疑,結果被善於觀察的海鳥發現抓去了,真是悲哀!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烏賊想到要隱藏自己,卻沒料到保護自己的方法到頭來卻害了自己。生命的得失並無一定準則:常常我們獲得一點什麼的時候,就是我們失去一點什麼的時候,我們失去一點什麼的時候,就是我們失去全部的開始。對烏賊而言,噴墨汁,獲得一點隱蔽,其實是失去自由的開始;一開始洩漏了痕跡,最後一定被善於觀察的海鳥抓走。這都是因為缺乏想得更深一點的功力,顧此失彼,想得不深遠。由此可知,人生要面面俱到,真是不易。不過,辦法比困難多,不能面面俱到,只好做對選擇,航行在生命之河,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向前作航向抉擇。而抉擇本身,就是一種創造的過程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. 戰術必須靈活變化

【故事原文】

有人曾遇強寇,斗。矛刃方接,寇先含水滿口,忽噀其面。其人愕然,

刃已揕胸。

後有一壯士復與寇遇,已先知噀水之事。寇復用之,水才出口,矛已洞頸。

蓋已陳芻狗,其機已洩。恃勝失備,反受其害。

宋.沈括《夢溪筆談》卷十三〈權智〉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有人曾經遇到一個強盜,彼此搏鬥起來。長矛刀劍正要交鋒,強盜將事先含入口中的水忽然噴在對手臉上,趁對手驚怪,強盜以利刃刺中他的胸膛。

後有一位壯士也和強盜相遇,但他事先已經知道強盜含水噴面的陰謀。強盜又想利用舊時的戰法,當他口中的水剛要噴出時,壯士的長矛已經刺穿他的脖頸。

祭祀時,用草結扎成的狗,那是已經陳列過的,所以它的機密早已洩漏。憑藉一種戰法僥倖取勝而失去戒備,反會遭受它的禍害。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人都是在勝利或危機過後那一刻開始鬆懈;因此,僥倖取勝,更應謹慎。《列子》給了很好的建議:「天下戰事,有贏的方法,有輸的原因:贏的方法叫柔弱,輸的原因是剛強。這兩者道理很簡單,但人們卻不知。所以上古有這樣的遺訓:剛強,就是超越不如自己的人;柔弱,就是超越比自己強的人。超越不如自己的人,遇到力量和自己差不多的人,就危險了;超越比自己強的人超,就沒什麼問題了。用來戰勝一個人,就是這個道理。」強盜用含水噴面的小技贏了好幾次不如自己的人,但是一遇到力量和自己差不多的人,比如說壯士,強盜一定輸。

勝利最難的地方不在獲得,而在於保持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7. 天生我才必有用

【故事原文】

齊有善相狗者,其鄰假以買取鼠之狗,期年乃得之,曰:「是良狗也。」

其鄰畜之數年,而不取鼠,以告相者。相者曰:「此良狗也。其志在獐麋豕鹿,不在鼠。欲其取鼠也,則桎之。」

其鄰桎其後足,狗乃取鼠。

《呂氏春秋.士容》



【大意解釋】



齊國有個人,很會挑選狗,眼光一流。他的鄰居委託他買一隻會捉老鼠的狗,過了整整一年,狗才買到。他對鄰居說:「這是一條很好的狗。」

鄰居將這條狗養了好幾年,它卻從來不捉老鼠。鄰居只好把這情況告訴了會挑狗的人,會挑狗的人說:「我的眼光不會錯的,這是條很好的狗。它想捉的,是那些獐子、駝鹿、野豬和鹿一類的野獸,而不是老鼠。如果你一定要讓它捉老鼠,那就得把它的腳夾起來。」

於是,鄰居果真把狗的後腳夾住,那狗也就開始捉老鼠了。



【延伸寓意】



本來是擅長逮野獸的狗,卻硬要被用來抓老鼠。你自己認為不可告人的短處,也許正是別人最崇敬的地方。天生我才必有用,大用小用皆可;所以,「大才小用」不是不可以,因其才大,大用有大用的優勢,小用有小用的妙處,大用小用兩相宜,或充分發揮,或游刃有餘,又怎可能有大小之分?只是,「大才小用」真的太浪費了。

在人生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該演什麼就演什麼,演什麼就一定要像什麼。角色沒有大小,端賴演出者能不能好好詮釋。就好像喜劇裡最難演的是小丑,雖然看起來很傻,但扮演的人必須很聰明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