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. 念舊之情
【故事原文】
田子方見老馬於道,喟然有志焉,以問其御曰:「此何馬也?」
其御曰:「此故公家畜也。老罷而不為用,出而鬻之。」
田子方曰:「少而貪其力,老而棄其身,仁者弗為也。」束帛以贖之。
罷武聞之,知所歸心矣。
《淮南子.人間訓》
【大意解釋】
田子方在路上看到一匹老馬,深有感慨,嘆息一聲,問那牽馬的人:「這是什麼馬?」
那牽馬的人回答:「這原是您家裡養的馬,因為年老體衰,不中用了,所以拉出來,準備賣掉。」
田子方說:「馬年輕的時候,人們貪圖它的力氣;一旦馬老了,就直接拋棄,這種事是有仁德之人不願做的。」於是用五匹絲綢把牠贖回來。
老病軍人聽到這件事,都衷心地歸服田子方。
【延伸寓意】
煢煢白兔,東走西顧,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。田子方很懂得收服人心的方法。
如何收服人心,對一個領導者而言是很重要的。當然,收服人心可以像田子方如此溫柔感性,也可以如李世民這麼氣魄懾人:有一天,長安發生一次蝗災。李世民在禁苑抓起一隻蝗蟲,對隨從道:「寧可讓這蝗蟲吃掉我的心,也不能讓牠吃掉百姓的稻子!」接著咕嚕一聲,把蝗蟲吞入了肚裡,羣臣相顧駭然,而李世民卻若無其事。
這是李世民收服人心的方法。收服人心是為了增加朋友,減少敵人──不管是現有敵人還是潛在敵人。有一百個朋友,可能根本沒有一個朋友,但只要有一個敵人,就可能到處遇到敵人。
收服人心,不自以為是、用高姿態對人,還是很重要的。人生有趣的地方在於:有時要做成一件事,是靠不做什麼事而成的。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11. 領導者不怕苦
【故事原文】
市南宜僚見魯侯,魯侯有憂色。
市南子曰:「君有憂色,何也?」
魯侯曰:「吾學先王之道,修先君之業;吾敬鬼尊賢,親而行之,無須臾離居。然不免於患,吾是以憂。」
市南子曰:「君之除患之術淺矣!夫豐狐文豹,棲於山林,伏於巖穴,靜也;夜行晝居,戒也;雖飢渴隱約,猶且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,定也;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,是何罪之有哉?其皮為之災也。今魯國獨非君之皮邪?吾願君刳形去皮,洒心去欲,而游於無人之野。南越有邑焉,名為建德之國。其民愚而朴,少私而寡欲;知作而不知藏,與而不求其報;不知義之所適,不知禮之所將。猖狂妄行,乃蹈乎大方。其生可樂,其死可葬。吾願君去國捐俗,與道相輔而行。」
《莊子.山木》
【大意解釋】
市南宜僚拜見魯王,魯王面有憂色。
市南宜僚說:「君王面帶憂愁,為什麼呢?」
魯王說:「我學習先代聖王的大法,戰戰兢兢地發揚他們所遺留下來的事業;我崇敬鬼神,尊重賢能,身體力行,沒有片刻的偏離和中止。然而仍不能避免禍患,因此我感到憂愁。」
市南宜僚說:「君王免除禍患的辦法太膚淺了!那皮毛豐茸的大狐、紋彩斑斕的花豹,棲居在深山密林,隱伏在岩洞,夠沉靜的了;晚上行動,白天睡覺,夠警覺的了;即便飢渴,也要到遠離人跡的江邊去覓食,夠穩妥的了。然而還是避免不了觸網羅、中機關的禍患,牠們又有什麼罪過呢?是牠們的皮招來的災難啊。如今魯國難道不就是您的招惹憂患的皮嗎?我希望您剖開軀體,剝去那張惹禍的皮,洗滌內心,清除情慾,遨遊在無人的曠野。南越有個地方,名叫建德國。那裡的人民憨厚樸實,很少有私心貪慾;他們只知道做事,不知道聚斂財物,給與別人什麼而不求報答;他們不知道何去何從才是義,怎樣做才是禮,無拘無束,任意而為,卻是踩踏在大道的途徑上;他們活著能快快樂樂,死了便一葬了之。我希望您離開王位,拋棄世務,與大道互相扶持,一道前行。」
【延伸寓意】
為君不易。
魯王拚命想避免禍患,但事與願違,心力交瘁。唐代的無可禪師寫道:「四海無拘繫,行心興自濃。百年三事衲,萬里一只笻。」其中,「行心興自濃」真正道出了一個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心理。為了帶領團隊、為了自己的理想,捍勞忍苦,嚐盡辛酸;堅忍耐煩,勞怨不避;行路之人,豈怕路遠?造次必於是、顛沛必於是,「達」而後已。
不只是一個君主,任何一個領導者,高高在上,眾人目光焦點,一舉一動備受矚目,使得路途更加崎嶇難行;然而,儘管路是那麼遙遠,那麼坎坷不平,但是,為了推動團隊前進、為了完成自己的企圖心,還是要咬緊牙,忍住淚,往前走。
扛鼎的人,不覺鼎重;頂天的人,不怕天塌,上路吧!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14. 被唾棄的領導者
【故事原文】
楊叔賢郎中,眉州人。言頃有太守初視事,三日大排樂。人獻口號,其斷句云:「為報吏民須慶賀,災星移去福星來。」
新守頗喜。後數日,召優者問:「前日大排樂詞口號誰撰?」
其工對曰:「本州自來舊例,只用此一首。」
宋.文瑩《湘山野錄》
【大意解釋】
楊叔賢郎中,眉州人。他說前不久新任太守到眉州就職,設樂隊演唱三日,以表歡迎。最後,樂人獻上頌詩,其中兩句說:「為酬報官吏,民眾一定要慶賀,送走災星,就可以高高興興迎福星了。」
新任太守聽了很高興。幾天後,他召來樂人問說:「那天樂隊唱的頌詩很好,是誰寫的啊?」
樂人答道:「這是本州向來的慣例:就是只用這一首頌詩。」
【延伸寓意】
人民向來的等待,就是等一個好官。不管是誰來上任,人民就是一種期待,當然也只有一首頌詩。每個官員總擔心人民怎麼評斷他,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爾.卡內基說:「與其擔心人們怎麼評斷你,何不利用這段時間去完成一些值得人們景仰的事。」每每到了選舉,都會流傳一句笑話:「我投給政見最少的人,這樣我會有最少的失望。」只是對廣大只求溫飽的市井小民而言,現在已不是希望落空、期待如夢的問題;而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,人民的耐心更是有限,辜負群眾期待的人,也將受到群眾唾棄。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15. 喚醒群眾
【故事原文】
楚有養狙以為生者,楚人謂之狙公,旦日必部分群狙於庭,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,賦什一以自奉。或不給,則加鞭箠焉。群狙皆畏苦之,弗敢違也。
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:「山之果,公所樹與?」
曰:「否也,天生也。」
曰:「非公不得而取與?」
曰:「否也,皆得而取也。」
曰:「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為之役乎?」
言未既,眾狙皆寤。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,破柵毀柙,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,不復歸。
狙公卒餒而死。
明.劉基《郁離子》
【大意解釋】
楚國有個靠養猴子為生的人,人們稱他為狙公。每天早上他都要在院子裡對群猴精神講話,還指定工作,讓老猴率領其它猴子到山中採集野果。回來之後,狙公將收穫的十分之一給猴子,讓牠們維持生活。如果哪個猴子不夠勤快,採的野果少了,就要挨一頓鞭子和棍棒。群猴害怕皮肉之痛,乖乖採果,不敢違命。
一天,有一隻小猴問眾猴:「山上的果樹是主人栽種的嗎?」
大夥兒說:「不是,是天生的!」
小猴又問:「是不是沒有他的允許,就不能採呢?」
大夥兒又說:「不是,誰都可以採!」
小猴接著說:「那麼,我們為什麼要被他管控,受他奴役呢?」
話還沒說完,大家都明白了。當天晚上,猴子們等狙公睡著後,便一齊動手搗毀柵欄,衝出牢籠,還把狙公囤積的野果全部運走,進入山林,一去不回。
狙公終於活活被餓死了。
【延伸寓意】
群眾中頭腦最清醒的人,有責任喚醒大家。「先知」永遠走在眾人之前,但他也極有可能卻完全享受不到後面的成功。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亞瑟.米勒說:「平凡人也足當最高層次的悲劇英雄。」只要頭腦清楚,就可以領導思想革命,為大家洗腦。恰似馬奎茲《百年孤寂》裡的經典名言:「事物本身都有生命,關鍵在──如何喚醒它們的靈魂。」做不到的只好死心,但是做得到的還是得好好想、好好做。
做個頭腦清楚的人,也不忘把頭腦不清的人喚醒。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