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王竹語.語重心長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看我的書就好,別看我本人啦

二十世紀初的某一天,少年愛倫堡見到他心儀的偶像托爾斯泰,結果幻想破滅,在心中打了「托爾斯泰可能並不懂得全天下所有的事吧?」大大的問號後,大失所望。

可能是受了「文如其人」的「錯誤誤導」,一般人看了夢幻作品,心中的作家形象也不知不覺夢幻起來。

清.褚人獲《堅瓠餘集》記載:「內江有一女子,自矜才色,不輕許人。讀湯若士《牡丹亭》而悅之,徑造西湖訪焉,願奉箕帚,若士以年老辭。姬不信,訂期。一日若士湖上宴客,女往觀之,見若士皤然一翁,佝僂扶杖而行。女嘆曰:『吾平生慕才子,將托終身,今老醜若此,此固命也。』遂投水而死。」

湯顯祖都已經自覺年老,婉拒美意,但這位女子「不到黃河心不死,不見作家不瞑目」,還要趁作家宴客時偷偷一見。不見還好,一見之下,對方又老又醜,美夢頓碎,投水而死。

這就是別把「文如其人」奉為圭臬的原因。但話說回來,又老又醜,長得不如讀者想像,怎麼好像是作家自己的錯似的!

當然,這類「偏激讀者」畢竟終屬少數,然看了作家本人而大失所望,實在是一大「打擊」。當年劉半農作「教我如何不想他」,經趙元任譜曲,傳唱甚廣。趙老回憶:「這首歌大為流行,有位年輕朋友很想一睹作詞者風采,頻頻問我劉半農到底是啥模樣。有一天剛好劉到我家小坐,恰巧這位年輕朋友亦在座,我很高興的說,這位就是『教我如何不想他』的作者!誰知年輕人心直口快,脫口而出:沒想到是一位老頭啊!此語一出,四座皆驚,劉半農不但不生氣,哈哈大笑,其餘人也跟著大笑。」

劉半農回家後,做打油詩一首自嘲:「教我如何不想他,請進門來喝杯茶,原來如此一老叟,教我如何再想他!」

不僅是被看的作者幽自己一默,原先想見的人也會開開玩笑,以解失望。唐朝進士曹唐,才情縹緲。岳暘太守李遠每次吟誦他的詩,就想見見他這個人。有一天,曹唐去拜見他,李遠非常熱情地上前迎接。曹體格豐滿高大,李開玩笑說:「過去沒見到你的儀態,以為輕盈得可乘鸞鶴飛行;這時拜見,哪裡知道連壯水牛也載不起!」

其實,這種「讀其作品而想見其人」的仰慕之心,傾仰之意,實乃人之常情。秦始皇讀了韓非的《孤憤》、《五蠹》之後,感嘆地說:「嗟呼!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,死不恨矣」;漢武帝讀到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,大嘆自己不能與作者同時;李白有「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願一識韓荊州」的感慨,蘇軾讀歐陽修所撰的范文正公墓誌,為他那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的精神而深受感動,嘆道:「自讀石介慶歷聖德詩,中經十有五年,而不得一見其面,豈非命也。」

平心而論,如果預期結果與自己想像會有落差,那就看作品就好,不要看本人,倒也不失為一「減少損失」的方法。《唐才子傳》記載,羅隱曾將詩文獻給宰相鄭畋。鄭的女兒精通文學,每次讀羅詩,看到「張華漫出如丹語,不及劉侯一紙書」二句,必定要在父親面前再三吟誦,似有不勝愛慕之情。一次,羅上門拜訪,鄭宰相故意留他長談,一面叫女兒在簾子背後窺視。女兒見羅長相醜陋,從此再也不吟他的詩了。

當「以貌取人」竟然「進步」到「以貌取書」,損失的恐怕是讀者吧?所以一位名人說得好:「不要碰觸你的偶像,因為你的手將不是沾上金箔,而是碰了一手灰。」

然而,今日傳媒無孔不入,作家需要安靜之地,沉澱之心,以成傳世之作,似乎越來越不可得。一九八五年五月獲耶路撒冷文學獎的米蘭.昆德拉,在頒獎典禮中曾如是宣告:「法國文豪福樓拜曾經說過,小說家的任務就是力求從作品後面消失。他不能當公衆人物。然而,在我們這個大衆傳播極爲發達的時代,往往相反,作品消失在小說家的形象背後了。固然,今天無人能夠徹底避免曝光,福樓拜的警告仍不啻是適時的警告:如果一個小說家想成爲公衆人物,受害的終歸是他的作品。」

看來,「看我的書就好,不要看我本人」不但是保護讀者,而且更是保護作者與作品,一舉三得,好處多多。

不過,也有看到作者本人而喜出望外的。蕭伯那在上海見到魯迅,很高興:「他們說你是中國的高爾基,但是你比高爾基漂亮。」魯迅說:「我更老時,還會更漂亮。」

對於作者而言,某種程度的自我保護,似乎是必要也必然的。曾有一次,一位英國女士來到中國,打電話給錢鐘書,想拜見他,錢鐘書在電話中說:「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,又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?」

沈從文說得好:「我以為我是讀書人,不應當被別人厭惡。可是我有什麼方法使不認識我的人也給我一份尊敬?」

如果愛作者,就更該給作者一份尊敬、一些隱私。因為,真正的作者不是活在他書房裡,更不是活在他讀者心中。

是活在他的作品裡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• Aug 17 Sun 2008 08:03
  • 說雁

說雁

距今803年前,一位16歲的青年詩人在赴并州應試途中,遇到一位抓了兩隻雁的獵人,其中一隻已死。另一隻雖脫網而出,但卻哀哀鳴叫,不肯離去,最後竟撞地而亡。詩人深為烈雁的情誼所感動,便買下這兩隻死雁,葬在汾水旁,壘石為墓,稱之為「雁丘」。並寫詞一首,以誌情緣:「問世間,情為何物?直教生死相許。天南地北雙飛客,老翅幾回寒暑。歡樂趣,離別苦,就中更有痴兒女。君應有語。渺萬里層雲,千山暮雪,隻影為誰去。」

事實上,以雁意象歌詠愛情,早在《詩經‧邶風‧匏有苦葉》即可見:「雝雝鳴雁,旭日始旦,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。招招舟子,人涉仰否,人涉仰否,仰須我友。」這是用雁鳴描述了秋冬之際的婚嫁心情。

自《詩經》以降,歷代騷人墨客的託雁訴情之作,固然不絕如縷;而見於文獻記載的「雁殉情」故事,更是令人低迴。《定興縣志》記載:明神宗萬曆初年,北郭有個叫崔伯通的人,他家中養一隻雁,剛養了一年多,這雁就頗馴服。忽然有一天,有隻雁離群飛了下來,飛到此雁身邊,與雁交頸哀鳴,如泣如訴。有人來了,也不驚不怕,亦接連不食。就這樣相持了兩晝夜,雙雙死去。見此情形的人,莫不欷歔泣下。

雁的殉情不止感動多愁善感的文人,也感動商人。《續文獻通考》:某地有人養了一隻雌雁,他把雁的翅膀縛住,放在沙土中,引誘別的雁。這方法很有效,雁子們聽到雌雁的哀鳴聲,紛紛飛來探看,養雁者就趁機抓住它們。三年多來,養雁者用這種方法捉了許多雁。一天,天空中又飛來一群大雁,雌雁望著雁群鳴叫不止。突然雁群一隻雄雁哀鳴著衝了下來,雌雄兩雁交頸悲訴衷腸,久久不鬆開,最後竟一起死去。自此以後,養雁的人再也不用雌雁來引誘別的大雁上鉤了。

除了殉情志堅,雁亦重義。《長治縣志》:振庵買了一隻雁,羽毛差不多掉光了,發出悲哀鳴叫。振庵憐憫,餵它飲食。不久,雁的羽毛又全長出來了。一天,天上忽然飛來一隻雁,與地上的雁呼應著鳴叫,聲音又急促又淒涼。振庵猜出它們是雌雄雁,便把它買的那隻放掉了,讓它去和它的伴侶團聚。兩雁比翼和鳴,徘徊良久才離開振庵的家。

除了對愛情的忠貞,觀察力細膩的中國人還發現雁有其他值得稱道的特性。《禮記.王制》:「父之齒隨行,兄之齒雁行。」跟父親年齡相當的人走在一起,要走在他後面;跟兄長年齡相當的人走在一起,要並行而稍後,像雁陣一樣跟隨在後。晉羊祜《雁賦》:「鳴則相和,行則接武,前不絕貫,後不越序。」這都是說雁的秩序性。

雁行有序之外,《本草綱目》說雁有四德:「寒則自北而南,止於衡陽,熱則自南而北,歸於雁門,其信也;飛則有序而尊鳴後和,其禮也;失偶不再配,其節也;夜則群宿而一奴巡警,晝則銜蘆以避繒繳,其智也。」早在《禮記.令月》就記載:「孟春之月鴻雁來,仲秋之月鴻雁去。」候鳥移動的規律性被引伸做「信」的象徵。而雁在夜晚群體棲息時,會有一雁負責守夜。元好問〈惠崇蘆雁〉:「雁奴辛苦候寒更,夢破黃蘆雪打更。」

雁的「信、禮、節、智」四德到了《水滸傳》一百一十回更衍伸為「五常」。宋江批評燕青不該射雁,因為雁是「仁義之禽,或數十,或三五十隻,遞相謙讓。尊者在前,卑者在後,次序而飛,不越群伴。遇晚宿歇,亦有當更之報。且雄失其雌,雌失其雄,至死不配,不失其意。此禽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五常俱備:空中遙見死雁,盡有哀鳴之意。失伴孤雁,並無侵犯,此為仁也。一失雌雄,死而不配,此為義也。依次而飛,不越前後,此為禮也。預避鷹鵰,銜蘆過關,此為智也。秋南春北,不越而來,此為信也。」這是對雁的最高推崇。

一直到了現代,雁行為企業管理學提供最佳教材,許多管理學大師將雁行做了進一步的發揮與闡釋:因為雁陣總是維持著「人」字形,第一隻雁展翅,兩側的雁群亦隨之跟進,整個雁陣齊飛向前。當領頭之雁疲倦時,它會自動退到側邊,由最靠近之雁遞補,照常前進。而兩側末端之雁會發出叫聲,與領頭之雁相互呼應,整個雁陣在這種精密的協調下可作相當長程的飛行。在此飛行結構下,每隻雁鴨鼓動雙翼時,帶動氣流,能幫助緊隨的雁隻節省體力。有點類似現在長跑選手或自行車競速時,跟在第一名後面可以節省體力,原理相同。如此一來,領頭之雁不斷更換,後面不斷遞補,雁陣便能在相同的時間內飛行更長遠的路程。這種飛行距離,是單飛的雁所無法達成的。

中國人「寄情思維」的情感指涉力,豐富的想像力,文化意蘊的構築力,使得萬物有情,事事皆理。此雁雖小,可以見大。

wj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